requestId:68a75632b880e8.28668141.
庫區包養app濕地成了候鳥天堂。
青銅甜心花園峽庫區濕地保護建設管理局供圖
生態恢復后的鳥島。
青銅峽庫區濕地保護建設管理局供圖
黑鸛在濕地棲息。
本報記者 朱 磊攝
青銅峽攔河大壩遠眺。
王商林攝(人民視覺)
包養 看人民映像
品百包養網味人生
秋高氣爽,兩岸蘆葦已經泛出金黃,車穿行在蘆葦蕩中,猶如一葉扁舟。遠處,上百只各類候鳥棲息在枝頭。
“每年4月中下旬和10月中下旬,有十幾萬候鳥到我們這里來。”護林員耿磊笑言。
這里是寧夏吳忠市青包養網銅峽庫區濕地自然保護區,每到秋季,包養網這一片濕地就成為黃河邊的候鳥天堂。
青銅峽黃河水力發電樞紐運行50多年,形成了林區、湖泊、灘涂地并存的庫區濕地生態系統
青銅峽庫區濕地自然保護區的形成,有著人為因素,青銅峽黃河水力發電樞紐工程建成后,水庫經過50多年的發電、蓄洪等運行,大量泥沙淤積其中,灘島逐漸顯露甜心寶貝包養網水面,植物群落漸漸形成,鳥類以及其它各種包養動物在包養網這里繁衍生息,從而形成了一個林區、湖泊、灘涂地并存的庫區濕地自然保護區。
2002年6月14日,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常務會議研究決定,將庫區確定為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保護區南北長40.4包養網單次公里,東西最寬處7.7公里,最窄處2.5公里,總面積30.04萬畝,包養站長其中濕地面積208920畝。
青銅峽庫區濕地已成為黃河上游候鳥遷徙的重要驛站,也是寧夏境內面積最包養價格大的濕地自然保護區。
保護區成立15年來,收回被非法侵占的土地8.48萬畝,恢復濕地5萬多畝
不過,過去的庫區濕地,可沒有眼前這般美景。
“2000多畝的洪閘湖,過去全甜心寶貝包養網是農田。”青銅峽庫區濕地保護建設管理局副局長李衛東指著一大片湖包養網面說。
上世紀90年代開始,這里被農民大量開墾,慢慢失去了原有的模樣。成立保護區管理局包養妹時,擺在管理者面前的,是一片無序開墾的濕地保護區,8萬多畝濕地被農田侵占,上百個工棚遍布保護區內,捕鳥、電魚等事件比比皆是,幾乎看不到什么候鳥的身影。
為恢復青銅峽庫區濕地原有模樣,管理局開展多次聯合執法行包養金額動,對保護區內違法修建的300多處房屋及構筑物依法拆除,收回被非包養網法侵占的土地8.48包養網包養網萬畝,并采取引水灌溉等措施,恢復濕地5萬多畝長期包養。
近年來,相關部門相繼投入資金6000多萬元,實施了保護區能力建設項目、保護區圍欄工程、庫區包養網推薦濕地生態綜合治理項目、濕地補助資金項目、保護區視頻監控項目等項目,完成了保護站(點、卡)、宣教中心、鳥類救護站、瞭望塔等建設任務,基礎設施條件和管護能力不斷得到改善和提高。
寧夏境內出現的280多種鳥類,有170多種棲息于此。臺灣包養網青銅峽鳥島已進入國家濕地公園試點行列
管理局資源科科長朱銳介紹,保護區現有魚類39種,兩棲動物3種,爬行動物5種,鳥類179包養種,其中屬包養網dcard于國家一級保護的鳥包養留言板類9種,有黑鸛、中華秋沙鴨、金雕、玉帶海雕、白尾海雕、大鴇、小鴇、胡兀鷲、遺鷗等,寧夏境內出現的280多種鳥類,有170多種都棲息于此。
“早飯后就騎上摩托車,開始一天的工作,一天需要巡查30多公里。”為了加強管理,附近村子的青壯年勞動力被組織起來聘為護林員,協助管理局實現全天候巡視,耿磊從2011年起成為其中一員。“現在網鳥、電魚的情況越來越少,候鳥種類越來越多了。”耿磊說起自己的工作,頗為自豪。
在保護區管理局的資源管護與護林員的配合下,保護區的水生植物面積不斷增大,動包養俱樂部物種類也豐富了,尤其是秋季,成群的包養意思候鳥到來,場面蔚為壯觀。
2010年8月,青銅峽鳥島國家濕地公園總體規劃通過國家林業局專家組評審,2011年3月進入國家濕地公包養網VIP園試點行列。
保護區內有眾多的人文和自然風景資源,比如青銅峽黃河水利樞紐工程,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包養護單位包養網的108塔,享有寧夏八景之一“牛首慈云”之稱的牛首山古寺廟群等。“我們希望進行適當的旅游資源開發,讓更多的人看到這片生機勃勃的濕地。”李衛東說,“當然必須是在生包養條件態保護的基礎上。”
《 人民日報 》(2016年10月12日 16 版)
延伸閱讀
TC:sugarpopular900
發佈留言